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深化,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浪潮中,立中集团(300428.SZ)凭借其在电池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与战略前瞻,正稳步推进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的关键布局。
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超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等“碾压级”优势。业界普遍将2025年视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元年”,龙头车企、电池厂商及材料企业纷纷加快进程并取得关键进展。
根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其中消费电池领域的固态电池渗透率达12%,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率达10%,储能领域也将渗透至1.5%。
有基金经理公开表示,固态电池行业即将迎来爆发节点,尤其是固态电解质赛道潜力巨大,“市场蛋糕或达到大几千亿级”。
面对这一重大产业机遇,立中集团积极应对,持续推进关键材料研发与市场推广。9月11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立中集团目前已实现六氟磷酸锂的量产落地,该产品可应用于半固态电解质中,成为连接现有锂电技术与未来固态体系的重要桥梁。
除了在半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的布局,随着公司积极加大电池材料的研发创新,立中集团在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也实现重要突破。
公司近期成功获得了制备硫化锂的发明专利,硫化锂作为合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直接决定电解质的纯度与性能。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立中在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固态电池业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在面对投资者关于“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相关产品和研究”的疑问时,立中集团明确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动电池材料业务的转型升级,通过研发创新应对行业变革。目前,立中锂电池相关产品以六氟磷酸锂为主,同时通过硫化锂等新材料的研发,不断强化在电池材料领域的战略地位。
以上信息表明,立中集团正逐步从传统锂电池材料向固态电池材料延伸,尤其在关键原材料硫化锂方面取得进展,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固态电池相关业务。
值得重视的是,随着多家头部车企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实现半固态电池的批量装车与上市,以及主流电池企业加快设备定型与工艺优化,固态电池产业链正在迎来密集催化。立中集团有望凭借材料端的核心优势,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浪潮中扮演关键角色,持续受益行业增长。